簡單分享幾個實例

首先不管哪個平台最吃虧的就是店家,沒什麼賺有時候還需要賠錢

當然沒有絕對情況,還是可以自行評估去做選擇使用

 

首先Uber外送合作平台

很多功能較於彈性,不論是商品上架異動、改變價目表、設置活動等等

都屬於當下立即可以做改變

但還是有個通病

當顧客收到不完整菜單你整訂單就是賠錢

例如消費者回報一個東西不完整或遺漏

平台會包含遺漏的訂單並且扣除整筆抽成%數最後在扣上不完整商品金額退給消費者

甚麼意思?

假設消費者購買2000元商品

發現有60元是不完整或未收到商品(且不論是否為店家因素喔!)

會先以200元-假設-30%

200-60= 140 令扣除60元所實際店家收到金額是

140-60=80

那你實領就是80 你的成本可能就差不多了剩至有些還搞活動或稅務直接賠本又送你一顆星

你是店家你怎麼辦?你回報給平台運氣好有錄影有圖片他會退給你,如果沒有因外送人員故等因素

 

 

 

再來熊貓foodpanda合作平台

我知道的是雇了很多客服人員但是效率是極他嗎的差

商品、活動、品名、上架等等你想得到的都要經過客服審核

審核得快1天 慢一點一週,如果這麼久又花時間你東西都不用賣了??

再來商品的價格會因為你設定給消費者的折扣而定

若折扣為0 那你商品的價格就必須! 跟現場賣的是一模一樣

也就是根據你折扣級距來判斷 折扣越高妳可以拉更高的價格給消費者

但實際老實說虧的還是店家

消費者期望值是在你原設定定價

如果你賣100東西沒有到達他的期望 反向給折扣 只會被給予更高的期待更高的失落最後得到評價評論

 

再來是如果當下一個訂單 其中之一商品無法提供

他一樣會給予回饋給消費者

舉例來說

參加熊貓噁心活動曝光贈送給消費者滿200回饋50也就是150

消費者買200-50=150

150當中你有一樣50元沒有

也就是150-50=100 並不會扣除他原有活動的回饋

再來這100元你要給平台50(因為此活動關係)

再來剩下50要去-去你的費率 35%-18 =32

各位你沒聽錯你原有商品價格是落在200

實際領到32元

這樣的策略已經不是花錢賺流量完全不符合效益成本之外

消費者發現你有一個東西沒有 他會不會不高興或他的期望值就落在200但你只有32

最糟狀況就是你得到32元贈一個不好的評論

 

以上可以細細品味

任何制度上本來就是權利制你是消費者一株草民

政府不管制企業權利至大

你的生存只會讓貪狼成長茁壯

帶入大家思考

任何事情並無真正對錯

了解事情真相始末有意識的行動救出改變為自己為他人好才是該做的

至於噁爛的東西讓更多人認知不要姑息 謝謝花時間看

個人的淺識

最後如果必須則依我會選擇uber 給予空間服務較為廣闊比較人性化

熊貓給我感覺是資本主義是非對錯論店家是在最底層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Uber 熊貓foodpanda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銘 的頭像
    陳銘

    Chen銘 愛分享

    陳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